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与此相适应,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也由数量需求为主向质量需求为重转变。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这种转变,促使我国经济从粗放型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品牌农业,或者说农业的品牌化发展,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品牌农业必须树立两大理念:一是以品质树立品牌、以品牌拓展市场、以市场提升品牌。二是以区域共用品牌带动区域产业发展,以区域共用品牌提升区域名气,实现品牌价值与区域发展的互动共进。
与工业品牌的打造与营运不同,农业产业与自然
生态禀赋相关,具有区域性特点和生命周期,并且经营主体主要是农民,因此,农业品牌使用的排他性较弱,具有区域共用性特点,需要地方政府主导和规制,农民参与和遵从,市场运营和竞争。
当前,地方政府对农业品牌化发展极为重视,我国农业品牌化发展呈现迅猛势头,但存在同类产品品牌过多,难以形成合力,内卷化竞争明显。此外,品牌打造和营运不协调,往往是重打造,轻营运。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农业品牌打造、营运、规制“三位一体”体系和农业品牌链与农业产业链相契合的品牌产业链。要充分发挥行业
组织的协调功能,克服农业品牌的内卷化竞争,同时要培育适应政府和市场相衔接,市场化运作的农业品牌营运组织。就农业区域共用品牌的发展而言,要致力于区域品牌整合和空间拓展;加强区域品牌营销和监管;提升区域品牌质量与声誉;增进区域品牌收益和共享度。
作者:黄祖辉,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