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拉枝、疏果、采摘……这些果树管理技术,37岁的嘎玛曾经听都没听过,如今经过培训已经熟练掌握。嘎玛是西藏山南市森布日极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安置点居民,2019年底,嘎玛一家从那曲市双湖县措折强玛乡才玛荣村搬迁至此。“搬迁后,我从2020年3月份开始在果园学技术工作,一个月在果园劳动20多天,每天可以拿到160元的工资,年底还有分红,我很满意现在的生活。”嘎玛说。
从海拔5000米的羌塘草原搬迁到海拔3500米的雅鲁藏布江河谷,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19年4月,搬迁安置点种植了近千亩的矮化苹果,作为配套
产业项目。当地将矮化苹果种植园委托给了康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管理运营,果园收入的65%将作为分红交给搬迁群众。该公司技术主管王惠玄介绍,“我们从陕西聘请了技术员,手把手帮助他们掌握果树种植管理全流程的技能。苹果种植园用工高峰期可以达到500多人,为搬迁群众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
去年10月矮化苹果种植园迎来第一次丰收,吃着自己参与管理结出的苹果,嘎玛开心地说:“我以前生活的地方几乎看不到树,更没有果树,水果吃得也少。如今搬迁后住上了宽敞明亮温暖的房子,有了稳定的工作,生活就像成熟的苹果一样甜,今后我会靠自己的劳动把日子过得更美好。”
在山南市桑日县,300名农牧民受益“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增收。2011年,桑日县引进拉萨曲水荣顺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桑日镇塔木村尝试种植15亩葡萄,2014年取得成效,筛选出了适应高原气候种植条件的超高海拔A等葡萄品种。2017年,桑日县成立了帕竹荣顺(净土)庄园有限公司,把桑日镇塔木村、洛村作为示范点,采取整村推进、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方式,葡萄种植面积从刚开始的15亩逐步扩展到现在的4500亩,目前基地葡萄年产量达到100吨。
桑日镇塔木村村民央金措姆是葡萄产业发展的受益者,她说:“我从2015年开始在葡萄种植基地打工,工作地点就在家门口,不耽误家里的农活和家务,一天能挣到100元,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葡萄虽小,但对周边群众的辐射带动作用却很广泛。通过土地流转,群众可以获得土地租金;农闲时到葡萄种植基地打工,能够有工资性收入;此外葡萄种植过程中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基地也优先租赁附近群众的,这对群众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桑日县沃德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林介绍,2016年至今,葡萄基地已带动当地群众增收300多万元,5户13人实现脱贫。下一步,还将继续扩大葡萄种植规模、培育新的品种,给更多的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增加群众的现金收入,确保让群众依托葡萄产业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据了解,近年来,山南市先后引进藏草、亿利、江平生物、西普农业等一批绿色企业落户,建设了万亩苗圃基地、千亩矮化苹果、千亩葡萄种植基地、千亩经果林、千亩甘草基地、百亩车厘子基地等一批生态产业项目,形成了生态种植、生态旅游多元生态产业扶贫体系。